北京报道, 继2017年获得电商行业唯一投资后, 深耕跨境直邮领域的上海海运码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运码头) 多年来, 其发展似乎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 却因为网络安全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日前, 据网安局官网消息, 初步认定上海远洋终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存在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责令其在范围内整改。 限期并提交整改报告。 在信息泄露和对用户体验的大规模影响的背后, 是否会影响阳泉目前的盈利预期, 备受业界关注。 全面盈利前的挑战继假冒商品危机之后, 快速发展的海运码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痛苦——网络安全。 据8月1日消息, 网信办官网称, 根据情况查询和调查核实, 初步认定上海远洋码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用户个人信息不完善。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用户个人信息泄露补救措施不足。 等问题, 责令限期整改, 并提交整改报告。 而这也是为了应对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突出情况, 比如“部分应用随意调用手机摄像头权限, 用户订单信息泄露导致诈骗案件, 用户信息被过度收集和滥用”, 相对集中在媒体公开报道和用户投诉方面。 这是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会同北京、上海等通信主管部门积极调查的结果。 8月17日, 杨码头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针对工信部对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管理的调查, 杨码头立即启动了自查工作。 经安全团队核实, 样本数据显示, 大部分账号密码是从其他平台泄露的, 因此被“撞库”。 杨多克表示, 对于被“塞”的账号用户, 第一时间发出安全提示和密码修改提示, 并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直至用户完成密码修改。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虽然这是一个小问题, 但此举可能会直接影响阳泉的整体盈利预期。
        5月10日, 阳泉CEO曾碧波表示, 阳泉今年的目标是实现盈利。 目前, 实现这个目标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资料显示, 洋码头成立于2010年, 是国内首家一站式独立海外购物平台。 2013年获得赛孚亚洲基金1000万美元A轮融资, 2015年获得赛领国际基金1亿美元B轮融资。
        . 2017年11月, 海运码头再次宣布确认C轮融资。 本轮投资由招商资本美元基金领投, A、B轮投资者继续跟投。 融资金额不低于上轮投资。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虽然目前数据泄露是个小问题, 但此举可能直接影响阳泉的整体盈利预期。 “讨价还价集团”模式的挑战“虽然阳泉已经实现结构性盈利, 今年也将实现全面盈利, 但阳泉一直在该局的买家模式和近期推出的“讨价还价团”模式都隐藏着不可预测的风险, 这也是阳泉未来发展的挑战。 有业内观察人士告诉记者, 因为买方模式和讨价还价集团存在更多未知风险。 目前, 阳泉平台已有来自83个国家的6万多名买家和商家, 每天为中国消费者服务。
        它提供超过800, 000种可购买商品。 该人士分析, 正是因为采购商模式和议价团模式相比直购和自营模式存在较大风险, 尤其是在采购和物流环节, 采购模式和议价团模式需要多道工序 , 而且监控难度太大, 所以对货物的控制存在一定的风险。 据悉, 阳泉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通过与买家和商家分享来实现的。 阳泉采用的买手模式和讨价还价模式,

也把它带到了各大电商的面前。 杨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以来, 各大跨境电商都加强了海外供应链建设,

买家有这种灵活 灵活的供应链形式能够快速反映市场需求, 成为阳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事实上, 拼多多的“分组”模式已经在社交电商行业掀起了一股旋风。 电子商务专家杨洪林告诉记者, 据分析, 在国内众多社交电商中, 不仅有拼多多, 还有“淘宝专版”、“京东拼买”、苏宁易购等分组。 曾碧波透露, 使用小程序承载《讨价还价集团》等明星产品后,

在用户端的曝光率和购买率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从商业的角度看, 由于缺乏对商品的把控, 成本大大降低, 成为了轻资产的发展模式。也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士表示, 正是因为买家 模式、讨价还价模式和直接采购模式。与此相比, 风险很大, 特别是在采购和物流环节, 因为采购模式和讨价还价模式需要多道工序, 在采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此前, 有媒体报道称, 国外码头假冒商品数量高达80%, 对于近期阳泉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 是否真的会影响阳泉未来的发展?本报记者将继续关注 注意这一点。